污泥去向渐成“必答题” 资源化循环利用或成破题“王炸”
发布日期:2020-06-04 作者:赵利伟 点击:
导读:碧水保卫战也已取得明显成效,而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一块“硬骨头”。污泥难题的解决,除了国家系统层面的顶层设计、扶持政策之外,环保行业也在探索一种极致减量、消除污染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路子。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作为标志性战役的碧水保卫战也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2020年4月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上来看,2018年底全国城市、县城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332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95亿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的稳定增长为保障国家的城镇污水减排目标实现和水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污水处理的衍生物污泥也开始大量增加。根据E20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测算,到2020年,我国湿污泥(80%含水率)年产生量可达5075万吨,日产生湿污泥(80%含水率)量达到13.90万吨。
污泥难题渐成必答题
一边是污泥产量惊人,一边却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中 “重水轻泥”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污泥成为我国污水处理中的“难解之题”,而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一块“硬骨头”。
在国家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迅速发展,污水处理率已超过90%,但对污泥的关注和资源化处置情况却相对不是很乐观。
根据E20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我国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1%-35%左右,不到“十二五”所设定的无害化处理率目标70%-80%的一半;“十三五”、“水十条”再定下75%-90%无害化处理处置率目标,规定时间将到,目标依然有一定差距。
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约40%的污染物最终进入市政污泥,致使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抗生素、病毒、细菌等,如若处置不当,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从节能减排来看,如若不对污泥进行及时处理,污水处理相当于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序。
当前,污泥已在围城,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形式告急:污泥没有出路,唯有正视与解决才是破题之策。
污泥处置亟待突破难点
伴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环保监管逐步升级,污泥的终端处置逐步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对“污泥之困”进行了聚焦和探讨。全国人大代表、宝武马钢股份技术改造部部长程鼎建议,加大城市可燃固废及污泥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钢企承担部分城市可燃固废及污泥的处理责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认为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已逐渐成为制约污水厂达标运行的关键因素,相关部门在污泥处置设施上应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帮助企业合法、合理解决污泥处置问题,程寒飞建议,应完善相应强制性标准,加强部门协同,为污泥科学处置提供落地性支撑。
污泥难题的解决,除了国家系统层面的顶层设计、扶持政策之外,环保行业也在探索一种极致减量、消除污染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路子。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四条主流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污泥深度脱水+填埋(“深填”路线)、污泥干化+ 焚烧+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干焚”路线)、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好土”路线)、厌氧发酵+土地利用(“厌土”路线)。但污泥处置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为污泥找到更好的归宿,也是业内一直重视和探讨的话题。
无处可去的污泥在“十四五”期间将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由于环境治理需求升级,污泥资源化亟待取得技术突破。
资源化循环利用或成污泥归宿
污泥是污染物,但同时污泥中富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在以往的处置中,污泥被当成废物,无害化当成污泥处理处置的最终目标,资源化只是政府鼓励发展方向之一。实际上,污泥的最终出路已经跨出了行业本身,污泥最终要走资源化利用之路,融入到生态系统中,形成新的经济循环体系。
污泥的处置决定处理,而由于污泥终端处置出路的不畅通,导致了多年来污泥处理技术难以有新的突破,行业迫切期待可达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效果的处理处置路线的出现,在满足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要求的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打通资源循环的价值链条。
针对这一痛点,多年来,行业内的企业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以云南水务为例,通过多年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提出云水污泥热解碳化技术,污泥在绝氧环境下热解生成热解油气和生物炭,热解油气直接回用系统,替代外部热源;生物炭可用于土壤改良、制造炭基肥、建材等资源化综合利用。
如今,云南水务已成功将热解碳化技术应用到污泥、生活垃圾等有机固废领域。比较典型的污泥工业化示范项目有:河北保定望都项目以及湖南长沙项目等,这些项目环保效果显著,尤其在降低尾气排放量、减少二噁英产生以及稳定重金属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