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混改的背后:市场由零散化转向综合治理
发布日期:2020-06-22 作者:经济观察报 点击:
不到两年时间,大量的民营环保企业进行了“混改”。
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已有21家民营环保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另据环境商会统计,2018年至2019年末,头部受困民企大面积采取股权纾困,有16家环保上市民企发生实质性股权转让行为,其中15家受让方为国资,10家实控人变更,涉及交易金额约180亿。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6月5日对记者表示:“近年大约有20~30家环保企业被混改,原因各异,有的企业原本有退出的意愿,于是就卖给了国企和央企,有的企业是因为金融紧缩,感受到了资金方面的压力,只能混改。
在一位亲历“混改”的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负责人看来,新的产业格局已逐渐清晰:央企、国企通过投资、资源整合主导一些重大项目;民企参与其中,更多聚焦的是细分领域和硬核技术。
这位负责人认为,环境产业还将涌现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过,随着国资入局的深化加强,也对环保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5月27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作出如下研判:这两年,整个环保市场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未来混改肯定会持续推进,并会进一步加深。原因可从两个角度来阐述,一是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比如发挥央企国企的资源整合及资金优势,与民企市场开拓及技术研发优势,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二是受大的政策环境影响,结合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催生一批混改案例。
但其背后暗含的更大逻辑在于,中国的环境治理已从最初的关注末端比较零散的市场,逐步向区域化、流域性、集中式的环境综合治理转变;从此前主要关注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量、过程综合控制及末端治理。
马辉分析,在新的格局里,央企、国企一定要有扎根生态环境的长远战略考虑;民企及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前提是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服务能力。
混改
据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梳理,2017年底以来,受宏观政策影响,环境产业整体融资状况恶化。资金问题导致不少民企陷入经营困境,产业危机至今仍未完全解除。同时国资大举进入,也在为产业注入资本、资源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新能量。
郑利华(化名)供职于一家民营环保企业,这家企业在近两年也进行了混改。“混改之时,和央企谈判,其中的核心之一就是项目是否赚钱;民营企业给地方政府做的项目,钱能够要回来。”郑利华告诉记者,当时谈判桌上,老板对于央企是有信心的,认为央企有能力把欠款要回来。
郑利华所在的环保企业在某省的应收账款超过50亿元。2017年,另一家环保企业的高管牵头,一家央企准备进入郑利华所在的环保企业。
郑利华告诉记者,央企进来后,首先的变化是有资金进来,其次项目欠款也有要回来的可能,此外融资成本也可有所降低。
他以当地的一家央企为例,其融资利率为4%,即使如此,还是有当地金融机构“追着”放款,而他所在的企业在央企进入之前综合利率为11%。
在前两年,该环保企业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当地纾困资金进入,地方国资投进数十亿。后来生产经营未见好转,当地国资要求老板出局。
郑利华告诉记者,引进了央企,原来的老板放弃了很多。比如,央企拿走了董事长的位置,当地国企要走了财务总经理的位置,人力负责人位置也给了央企。
马辉认为,由于2018年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资管新规、PPP政策收紧等,对于民营环保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而言,影响是巨大的。企业资金紧张甚至处于断裂边缘,此时就急需外部力量的介入,国资肯定是其首选,而一些大型央企也把环保领域视为战略转型的目标,正因此,促成了一波又一波国企与民企的合作,催生了一大批混合所有制环保企业。
操盘背后
大型央企、国企在环保领域持续推进市场布局和并购操盘,其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国家重大生态环保战略的考虑。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出多项利好政策,明确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节能环保企业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相关业务。《意见》提出进一步开放重点行业市场,在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开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积极支持民企参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参与医废处理处置、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
针对民营节能环保企业资金链问题,《意见》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资管公司、投资基金、国有资本等积极参与民营节能环保企业纾困,合理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这些本身对民营环保企业就是一个重大利好。”马辉对《意见》中多个具体表述比较认可,感到很振奋,如完善招投标,兑现对民企的各项承诺,鼓励民企参与补短板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建设等,这都是一个加强版,以解决产业内一些老大难问题。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其实每年国家层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关政策利好,但具体到每一家环保民企,获得感都不一样。行业专家认为,整个环境产业方兴未艾,环境治理仍是刚需,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持续利好的,不能说对谁更有利,关键是要修炼好内功,回归环境产业的本质。
“大型央企更适合承担长江大保护等大的战略性任务,它们从设计、投资、设施设备到工程建造、运营等,都组成了联合体,建立了生态圈。这个路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首创股份总经理杨斌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从今年一季度环保项目招投标情况看,有28家央企中标,占央企总数的三分之一,还有十几家省一级的都成立了环保平台公司。
不过,对于央企的大举进入,业界有此担忧:如果一半以上的央企都集中在一个时间点进入,是否合适?投资效益到底会如何?毕竟有长期的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包括运营、技术、科研等方面的能力积累是必须品。
对此,杨斌表示,希望有序竞争,更多关注增量而非存量项目。环保企业要积极适应、拥抱新形势的变化,不能关起门来怨天尤人。
趋势
在马辉看来,比较明确的鼓励混改,在大的环境及逻辑推动下,有加强作用。这两年,环境领域的混改其实一直都在进行,与大环境相关。但最开始是纯市场化的行为。“前两年行业内大规模的并购、混改行为,也需要时间进行消化、磨合,国资与民企的各自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融合,形成混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我们混改的一个真正目的。”
马辉告诉记者,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环境产业更主要的突破口是在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综合集中治理,所需的并非以前那种零散的基于末端治理的单体项目,而会是大的综合治理项目包。近些年并购重组比较盛行,其实也是基于市场的现实需求。未来整个产业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将逐步形成一批区域性、流域性、全国性的综合环境集团。这是未来的趋势。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目标,到2020年,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壮大,培育出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要打造一批技术领先、管理精细、综合服务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国际化的环保公司,建设一批聚集度高、优势特征明显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转化平台。
但是,据经济观察报采访了解,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境治理市场,到2019年为止,也只有10家环保企业刚刚过百亿,而今年的目标是50家。当前中国环境产业集中度依然较低,企业小而散。很多中小环保企业,如果没有很突出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自然而然会慢慢被淘汰。这也是市场化优胜劣汰的过程。
而在国家生态环保政策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大背景下,环保市场空间很大。中国区域性差异较大,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对于环境治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