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总额直逼4000亿 1年后“海绵”将改造什么
发布日期:2019-10-29 作者:筱阳 点击:
导读:在城市排水上,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而“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追求城市人水和谐。尽管建设海绵城市的投资空间大,项目选择多,但社会资本进入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仍选择观望。
从无到有,破局立新。在过去的这个夏天里,“海绵城市”频频被亮相于聚光灯下。
说起“海绵城市”,就不能不提这两年朋友圈流行的“城市看海”。曾几何时,每逢暴雨来袭,“全城看海”“嘀嘀打船”…这样的调侃一度透露出对城市内涝的无奈。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62%的城市正在遭受内涝问题的侵害,更多的城市还同时面临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从首都北京到四五线的萍乡白城,从位于江南的上海到西北的西安兰州,“雨天内涝”几乎已成了全国城市的通病。
如何解决城市“缺水内涝水脏”的难题?旨在系统性解决生态问题的“海绵城市”应运而生。“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2015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这就意味着存量部分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公园广场也要改造,“这一改造的体量非常大”。
同样在2015,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水利部公布了镇江、嘉兴、厦门、萍乡、济南、武汉等首批16个试点区域。一年之后,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14座城市入围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拿起了“面子”更拿起了“里子”,开始从过去的“重地上,轻地下”向“要地上,更要地下”的方向转变。截至2018年6月,试点“海绵城市”数量已经增长至370多个。
如何把雨水截留、渗透,如何做水的净化及再利用,正如海绵以“强吸水”特性为人们所熟知一样,“海绵城市”正是关于水的学问。一旦城市的自我调节功能恢复,那么“无雨就旱,有雨就涝”等问题也便迎刃而解。其本质是传统城镇化建设方式的升级,实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但真正实践中,“海绵城市”遇到的问题却不只是“水”那么简单。业内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工程,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海绵城市”的建设更多偏向于源头,在源头上通过一些基础设施来实现降雨减排。诚如在现有城市空间已被固化,并且湿地和空地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对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绿化带和住宅区进行绿化,是获得蓄水空间的重要做法。
而上述区块则占据了城市土地使用面积的40%—60%。正如业界人士指出,“海绵城市是一种需要长期贯彻的理念,不仅是工程化项目。”相对于新建城区或社区可以通过先期区域详规、中期施工监督、后期项目验收等指标与渠道来约束,已建成的老旧社区建设难度非常大,被业内视为“带刺的骨头”。
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业界估计,至2020年,全国658个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全国每年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作为一项有着万亿投资空间的巨大工程,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对于全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显然是杯水车薪。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年,中央财政共计拿出400亿元,先后补贴两批试点“海绵城市”。
不过,“海绵城市”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不同于地下管廊、污水处理等收费运行项目,一般海绵城市项目属于公益项目,后期运营维护支出较大。目前,每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投资超过1亿元。“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海绵城市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