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017治污攻坚的成效
发布日期:2018-01-10 作者:川源水环境 点击:
回首2017,蓝天多了,水更清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而要打赢这场战役,继续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以蓝天保卫战为重点,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四梁八柱” 初步建立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目前而言进展比较顺利,2015-2017年要完成的79项改革任务中,73项已全部完成,6项基本完成。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2017年12月底,全国31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单”公布,以各地绿色发展、环境质量等7个方面、56项指标为依据,综合打分、依次排名。“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被摒弃,更加注重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统一。这是各地建设进展的直观评价,也是对“健全政绩考核制度”的具体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键正是制度改革的精准落地。纵观2017年,这样的改革还有很多。
探索30余年的排污许可制,2017年终于尘埃落定,企业环境监管进入“一证式”时代。从2017年基本完成火电、造纸行业5190家企业,及“2+26”城市钢铁、水泥行业的核发,到逐步扩至石化等13个重点行业,再到2020年,将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
同年9月1日起实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是为适应国家行政审批和环评制度改革而修订,通过划分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核与辐射等50个大类,提高了环评的科学性和审批效率。
酝酿10年、规模超500亿元的环保税也于这一年敲定。煤炭、火电、石化等高耗能企业,均被列为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自此将按期缴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及噪声4项税额,企业排污监管进一步收紧。
此外,还有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信息公开……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四梁八柱”性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唯改革者进,生态文明建设亦是如此。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保障。核心在于制度创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如何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动改革久久为功,我们拭目以待。
环保督察 覆盖全国
历时两年的中央环保督察,得到了各个方面的一致认可和肯定,有人总结叫“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我认为,这个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
截至2017年底,历时两年的中央环保督察实现所有省(区、市)全覆盖,典型、共性问题凸显:一些工业园区成了污染排放集中区,“散乱污”企业量大面广、污染严重,其中不乏能源“排放大户”;部分地区大气和水环境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些支流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直排、垃圾乱堆等问题普遍……
本轮督察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罚款约14.3亿元;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地方借势借力,推动解决了一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26个省份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省级环保督察。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及主要负责人也被列入督察重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为常态。正如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所言,“推进具体环境问题整改和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同步推进。各个地方问责的人员清单,包括人员姓名、职务、问责缘由等等,我们都掌握”。
铁腕督察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治理环境难题、改善环境质量,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切,同时通过环境规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增长。
“后督察”时期,如何杜绝整改“一阵风”?据悉,环保部拟于今年展开督察工作“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污染反弹或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进行约谈。
除问责加码,自我也要持续加压。督察不仅为促进解决具体环境问题,长远来看,更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真正形成环保长效机制。对此,还应从源头遏制环境违法,发挥自我约束的力量让守法成为自觉。
大气治污 首战告捷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若要为2017年环保工作勾勒关键脉络,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不可或缺。政府工作报告就已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度提出,重点做好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工作。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大气污染治理贯穿整个2017——为期一年、5600人参与,“史上最大规模环保督查”在“2+26”城市推进;10部委、6省市联合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首次针对采暖季治霾立下“军令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有序推进,散煤治理、油品升级、停产限产等措施多管齐下……
治理成效如何?这一年正逢“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虽暂未公布统计结果,但从1-11月情况来看,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浓度同比2013年下降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浓度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38.2%、31.7%、25.6%。对其目标的全部实现,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也表示了乐观。
同样强力推进的,还有水、土壤两项防治工作。工业聚集区污水治理、长江经济带水源保护等任务稳步推进,新《水污染防治法》今日起实施。随着“土十条”加速落地,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初步建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启动。
污染防治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没有生态文明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钱多环境差的小康,也不是人民所要的小康。污染防治并非简单增加环保设施、采取治理手段,而关系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应牢牢抓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为重点,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兼顾水、土壤污染防治,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环保产值 增速喜人
我国环保产业年增长值超过15%,在除尘脱硫、污水处理、余热余压利用等方面具备一流技术装备能力。但要看到,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很大差距,这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任树本
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环保产业带来新机遇。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为环保产业带来发展契机,尤其是“大气十条”阶段性收官后,水、土壤污染治理或成下一个环保风口。
的确,政策从未像今天这般力挺环保产业。从《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到把“(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北京、重庆等地纷纷出台扶持政策,环保产业连迎利好。
据不完全统计,2017上半年,约70%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近30家涨幅超50%;直至前三季度,环保板块同比实现正增长的企业占据80%左右,行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工业治污、环境监测、第三方治理等细分业务受到热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虽已有10万多家节能环保企业,产值高于1000万元的却不到10%。整个产业仍处“小而美”格局,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环境终端治理阶段,也就是已污染后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治理时期。
如果仅仅是帮业主“擦屁股”,环保产业永远难以壮大,因为没有创造增量价值。从末端向前端出发,贯穿绿色发展的整个过程,向绿色产业、绿色产品、消费型产品发展,环保产业才有可期前景。
何时才能真正壮大?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说:若有一天“文一波”(注:桑德集团董事长、环保产业领军人物)变成了“王健林”,走到大街上谁都知道,环保就可能成了支柱产业。
应对气候变化 力做碳市先锋
“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2016年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2017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降4%左右,目前实现“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进展态势较好。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李高
踩着2017年的尾巴,中国统一碳市场终于启动,在美国碳市热闹一阵后处于低谷、欧盟雄心勃勃开展交易却高开低走等背景下,此举格外引人注目。“有所期待,有所怀疑,也有一些人在观望,但更多希望积极参与合作。”有专家这样评价。
先期仅纳入电力一个行业,1700多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就达30多亿吨,远超世界正在运行的任一碳市体量。未来,我国碳市场总规模约为欧盟的两倍、美国加州的十倍以上。其建设关乎绿色发展,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载体。
“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面对节能减排承诺,我国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已然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去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频频获赞,中国代表团还积极提出帮助他国处理分歧的“搭桥方案”,有效推动谈判进程。
回顾2017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治理的根源还在能源结构。截至2016年底,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5%;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继续下降3.8%。另据统计,2005-2015年,我国以年均5.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5%的增长。全国GDP增长1.48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却由72%降至6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7.4%增至12%,碳排放强度下降38.6%,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亿吨,扭转了二氧化碳多年快速增长的局面。
10余年的实践证明,我国通过探索一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增长多赢的发展路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的趋势初步显现。